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2020年中国人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一是学会垃圾分类,二是要带口罩出门。洗手台、遮雨棚、声控灯、延时水龙头……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小区里的垃圾分类站更加美观整洁。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深入民心,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医疗废物的管理,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和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施行,国家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越加“硬核”!

2020年2月
卫生健康委联合生态环境部以及相关共十个部门,联合印发《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
2020年4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审议作报告。草案三审稿就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过程中医疗废物的管理增加相关规定。
2020年5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7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5月-12月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 。
2020年9月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施行。
第九十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法分类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及时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专项行动主要整治三类机构或个人的违法行为,涉及医疗机构的主要有这7项:
1、重点整治医疗机构不规范分类收集、登记和交接废弃物;
2、未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盛装医疗废物;
3、未按照规定暂存医疗废物;
4、未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或自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处置不规范;
5、虚报瞒报医疗废物产生量;
6、未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7、非法倒卖医疗废物等行为。
随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九月的实施,各地的医疗废物督查行动应该也相继展开,新形势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前不久,天津市卫健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财政局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根据全国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医疗机构不规范分类和存贮、不规范登记和交接废弃物、虚报瞒报医疗废物产生量、非法倒卖医疗废物,医疗机构外医疗废物处置脱离闭环管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以及有关企业违法违规回收和利用医疗机构废弃物等行为。
按照国家部署2020年底前,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将会陆续出台,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要求也将日趋严格。

瑞健医信对于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拥有完整的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方案,该方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二维码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通过条码和RFID、数字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医疗废物从收集、运送、贮存到转运的全过程痕迹管理,防止医废丢失带来的隐患和风险。实现了可追溯,可实时在线对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帮助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医疗废物,协助监管部门精细化、智慧监管。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和行政监管部门的医疗废物智慧化管理中,成为医疗废物数字化管理的利器。
医疗机构端

卫生监督机构端
